2022年10月20日消息,国内彩电市场价格走低已持续一年,但性价比的提升并没有换来销量的上涨,已有多家彩电企业从重视研发投入转向“去库存”策略,20英寸的彩电千元即可轻松购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75英寸电视3220元、85英寸电视5829元、98英寸电视14999元……随着国内彩电价格持续下探,一台近百英寸电视机的价格与一台高配苹果手机的价格相当已不是新鲜事。
高端彩电的价格依然稳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内家电零售商和线上平台看到,千元以下能够轻轻松松买到多个品牌的50英寸彩电,而32英寸至40多英寸的彩电,很多售价都在几百元,某国内知名品牌的32英寸高清全面屏彩电甚至仅售599元。
不过,在低价彩电遍地皆是的同时,高端彩电的价格依然稳固,104 万元一台的 110 英寸 Micro LEDC 电视、77 万一台的可卷曲 OLED 电视、49 万一台的 138 英寸 LED 触摸电视也都有销售。
对于电视销量冷淡,有消费者说出了原因,首先智能移动终端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其次现在的电视只是一个付费的窗口, 想看里面的内容就要付钱,会员费比电视都贵。不过更多网友则吐槽,电视机都是被自己玩死的,自己去看看现在一开机多少广告?
而国内部分彩电企业介绍,整体而言目前彩电市场价格走低已经持续了一年时间。这背后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状态;另一方面则是上游面板价格持续走低,降低了彩电的制造成本,让厂家抓到了降价空间打起价格战。不过,价格的下滑并没有带来彩电销量的快速上涨,有行业机构预计,今年国内彩电整体销售规模很可能仍将萎缩。
受到液晶电视在中国家庭快速普及的推动,我国彩电市场规模从2009年开始快速提升,一直到2016年均处于高增长状态。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彩电市场规模为3450万台,到2016年已经达到5089万台。此后的2017年至2019年,我国彩电销售规模基本稳固在4800万台上下,进入平稳期。而自2020 年开始,我国彩电销量开始出现下滑,当年销量同比下跌9%至4450 万台。2021年,彩电销量继续下跌14%,跌破4000万台大关,销售3835万台。相关机构预测,今年国内电视销量可能继续出现两位数下跌,销量可能跌破3400万台,回到2009年的水平。
有专业机构表示,目前多个尺寸的液晶面板其实已经跌破成本线,很多厂家被迫减产。对此,有行业机构预判9月份应该是本轮液晶面板价格下行周期的终点,在面板厂家的强力推动下,电视面板将在10月份全面迎来涨价,将涉及32英寸至75英寸所有主流尺寸段。
也有个别家电零售商表示,通常彩电上游面板成本波动传导到下游电视整机销售价格的变化,需要数月时间,即便目前彩电厂商提高了周转率,但两三个月的周期也是有的。从这个角度分析,预计即便是双11、双12也不会再有太大整体降价动作,最多只是一些做惊爆价的引流机型会在市场上个别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