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一位专家指出8小时睡眠论可能是错的这个话题引起广泛的讨论,这位专家表示:实际上睡的好和睡眠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必然联系,睡眠8小时只是一个伪命题。
在很多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建议中,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强调需要每晚睡8个小时。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个“8小时睡眠理论”可能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群体都需要每天都睡8小时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例如老年人或者易深度睡眠人群,往往只需要更短时间的睡眠。一些专家认为,8小时睡眠的观念是基于过时的假设和不准确的数据,而不是真正的科学证据。因此,这些专家提出8小时睡眠论可能是错的。
这位专家说,我们的睡眠是按照睡眠周期来计算的,一个睡眠周期为90-120分钟,所谓的8小时睡眠论就是按照4-5个睡眠周期来算的。如果按照睡眠周期来算,你的睡眠6小时也行,睡眠10个小时也行,这都是因人而异的。
其实睡眠时间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规律,比如很多爱晚睡的年轻人,突然决定今天晚上要早点上床补个觉,或者周末疯狂补觉,都可能会造成睡不着或者睡不好的问题。对我们身体来说,睡眠时间固定了,再推迟一小时或提前一小时都是在“倒时差”,想要保证睡眠质量,一个是要遵循固定的节律,另一个是尽量不要强行中断夜间睡眠。8小时睡眠从来只是一个平均值,而不是一个必选项!
那么按照专家的说法,即便是第二天白天补觉,可是依旧会觉得很困,其实按理说睡眠时间足够了,之所以还是困,是因为对于我们身体来说,习惯的是连续充足的睡眠,而不是总时长足够。
对于每个人而言,他们应该尝试了解自己的身体需求,并调整睡眠方式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如果一个人认为他需要更少或更多的睡眠,那么他应该尝试调整自己的睡眠模式,并遵循自己身体的信号。
日前,《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民众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报告显示,2022年,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为7.40小时,近半数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47.55%),16.79%的受访者的每晚平均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反映出民众睡眠时长有待增加、睡眠质量自评有待提升。